綜合辦公:0779-6666850
服務熱線:0779-6666677
投訴建議:0779-6666868
傳 真:0779-6666969
聯系地址:北海市海城區西南大道722號燃氣大廈
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替代能源價格偏低等因素影響,去年以來非高峰時段主要用氣行業需求低迷。但由于用戶基數不斷增加、非居民用氣比例下降等原因,冬季供暖開始后,峰谷差會進一步擴大,氣溫變化對供需平衡的影響會愈加明顯。與此同時,國內資源增產困難,進口資源特別是中亞管道氣存在不確定性,加之儲氣調峰能力依然不足,預計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仍會呈現南松北緊局面,京津冀地區矛盾較為集中,如遇持續低溫天氣,保供形勢將十分嚴峻。
根據歷年來天然氣的限產時間來看,北方實施限產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2016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主要供氣企業要落實既定冬季增產計劃,全力實現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生活等重點用氣需求,確保長慶、塔里木、普光等主力氣田滿負荷生產,穩定供氣。
然而此時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銷售商中石油卻在醞釀漲價,中石油考慮最早于今年11月20日提高工業和商業用戶的天然氣價格。根據中國發改委的規定,當天是中國石油最高可以上調供氣價格20%的最早日期。據知情人士稱漲幅在10%-20%.LNG行業的運行今年可以稱之為壓力重重,從春季北方供暖結束以后價格就逐漸跌至成本線以下,在之后的6個月里,價格雖偶有反彈表現,但是也未能反彈超過成本線,因此LNG企業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是賠錢的,企業運轉苦不堪言,小部分企業停工后難以重新啟動,資金情況堪憂。
今年10月份LNG行情表現喜人,價格在國慶節后開始潘高,從中旬到下旬的時間連續上漲,較9月底價格已經累計上漲接近500元/噸,目前價格剛剛漲至成本線以上,液廠終于開始艱難盈利。眾所周知,門站價是LNG加工行業的最直接的成本,如果11月20日價格上漲實施,那可謂是中石油與下游生產廠家爭利,雖然冬季本是盈利的時機,但是漲價后就會導致廠家盈利水平降低,對于平衡前期的虧損壓力增加,不利于企業的長期運營。
當然今年冬季是價格窗口剛剛可以調整的時間,如果進入春季,在天然氣行情淡季到來之后,價格能夠跟隨市場行情下調,那么中石油此舉可以稱之為“加速天然氣市場化的行為”,對于天然氣行業的長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來源:中國能源網
>>>>相關鏈接:中石油擬上調非居民氣價10%-20%
業內人士表示,冬季供氣緊張下的調峰氣價上調是市場化行為,上游企業需要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
自去年11月20日非居民天然氣價格下調后,天然氣市場增速明顯回暖。
隨著冬季用氣高峰的到來,部分地區天然氣供應或出現短缺,為了緩解保供的壓力,中石油計劃自11月20日起上調非居民天然氣價格10%-20%。
業內人士表示,冬季供氣緊張下的調峰氣價上調是市場化行為,上游企業需要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
前不久,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明確儲氣服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
分析師認為,上述通知拉開了我國天然氣儲備調峰氣價市場化序幕,或帶動今冬明春儲氣調峰天然氣價格的上調。
儲備調峰氣價拉開市場化序幕
今年以來,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在逐步加速。
近日,發改委公開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儲氣服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儲氣設施天然氣購銷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并鼓勵城鎮燃氣企業投資建設儲氣設施。
分析師郁麗程向記者表示,此次《通知》的發行,是繼天然氣長輸管輸定價機制改革文件發布后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是“放開兩頭”中在供應端放開市場化的體現。
目前天氣漸冷,冬季供暖提上日程,本次《通知》將拉開我國天然氣儲備調峰氣價市場化序幕,或帶動今冬明春儲氣調峰天然氣價格的上調。
在她看來,天然氣儲備調峰氣價的市場化開放也將刺激企業建設天然氣儲氣設施的積極性,增強我國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
由于我國天然氣季節性峰谷差較大,儲氣庫和地面儲氣罐等儲氣設施擔任著重要的調峰應急功能,尤其在冬季供暖季用氣高峰期,儲氣對保供意義重大。
郁麗程表示,此前我國儲氣庫冬季調峰氣價并未實現市場化,基本執行政府規定的統一價格,而儲氣庫設施建設運營成本偏高,虧損運營常態下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因此我國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建設一般都是政治性任務項目,建設主體單一、建設進程滯后且調峰能力不足。
據統計,目前我國建成投運的儲氣庫(群)僅17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投資。
本次《通知》明確,儲氣設施經營企業可統籌考慮天然氣購進成本和儲氣服務成本,根據市場供求情況自主確定對外銷售價格,終結了之前統一氣價的歷史。
郁麗程還表示,隨著氣候漸冷帶來的供暖季用氣需求增加,加上近年來工業“煤改氣”和鍋爐改造帶來的穩定需求增量,今冬明春儲氣調峰價格上漲成必然趨勢。
中石油擬上調非居民天然氣價格
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2016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主要供氣企業要落實既定冬季增產計劃,全力實現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生活等重點用氣需求,確保長慶、塔里木、普光等主力氣田滿負荷生產,穩定供氣。
記者了解到,中石油要求地方公司根據市場情況與用戶協商確定冬季非居民用氣基量,計劃11月20日起非居民用氣基量銷售價格統一上浮10%-20%。
發改委價格司相關人士表示,非居民用天然氣今年冬季調峰氣價將在20%的范圍內上浮,上游企業需要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
業內認為,冬季供氣緊張下的調峰氣價上調是市場化行為。
2015年11月18日,發改委發布《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明確提出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并規定暫不上浮,下浮不限,自2016月11月20日起最高可上浮20%。
需要一提的是,去年非居民天然氣價格下調以來,天然氣相比替代能源的經濟性有所恢復,今年天然氣市場增速明顯回暖。此外,隨著華北區域治理大氣霧霾,鍋爐“煤改氣”工作的迅速展開,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速相比其它地區更為突出,今冬天然氣供應的區域性差異更為明顯。
天然氣分析師王皓浩向記者表示,中石油主要是考慮到了今年冬季北方地區天然氣供應會出現短缺。上調非居民用氣價格,增加工商業用氣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氣量,減輕今冬天然氣供應緊張的狀況,緩解其保供的壓力。
隨著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速,天然氣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程度在逐漸增強。
分析師韓小慶向記者表示,根據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整體思路,傾向于在政府的監管下,逐步由市場決定。且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市場需要靈活的定價機制,且根據供需關系,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實施差別化定價。(李春蓮)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