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辦公:0779-6666850
服務熱線:0779-6666677
投訴建議:0779-6666868
傳 真:0779-6666969
聯系地址:北海市海城區西南大道722號燃氣大廈
——輸配價格監管政策落地,價格監管取得實質性成果。2017年上半年,國家組織12個成本監審組對13家天然氣長輸管道運輸企業按照統一方法、統一原則、統一標準進行了成本監審,剔除13家企業無效資產185億元,核減比例7%;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總額46億元,核減比例16%。在成本監審基礎上,2017年8月份,核定了長輸管道運輸價格,核定后的管道運輸平均價格下降15%左右,減輕下游用氣企業負擔100億元左右。地方輸配價格方面,陜西、江蘇、浙江、河北、云南、江西等地紛紛按照國家要求,制定省內輸配價格監管規則,并降低省內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已累計減輕企業負擔40億元以上。
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不僅促進了管道運輸企業降本增效,減輕了用氣企業負擔,促使產業鏈各環節收益更趨合理,更為重要的是,有效推動了管網公平開放,促進天然氣市場化交易。長輸管道運輸價格核定后,2家管道運輸企業第一時間主動宣布向第三方開放管道。
推動建市場,價格改革新平臺成功搭建
天然氣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其價格話語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建立交易市場是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近年來我委積極推動天然氣市場建設,成功在上海、重慶搭建了一東一西兩個市場化改革平臺。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于2014年12月組建,2015年7月試運行,2016年11月正式運行。2015年天然氣單邊交易量超過65億方,2016年交易量突破150億方,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8%左右,預計2017年交易量達到300億立方米。2017年9月,交易中心開展了國內首次管道天然氣競價交易。交易中心運行以來,對銜接供需雙方、形成合理市場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影響力與日俱增,國內外廣泛關注。在供需形勢偏緊的背景下,截至9月27日,中石油五大天然氣區域銷售公司先后拿出3.8億立方米的增量氣量供下游用戶公開競買。雖然交易規模不大,但是交易中心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上游企業通過交易中心實現了以市場化方式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而下游用戶,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用戶也紛紛表示交易中心這一平臺讓他們獲得了與大用戶平等競爭的機會。
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016年8月份啟動籌建,2017年1月12日揭牌成立,預計2017年底前上線試運行。
建設交易平臺,既是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撐,還是更好地參與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平臺。上海、重慶兩大交易中心各有側重、適度競爭、互為支撐、協同發展,將共同促進國內能源市場化改革、加快融入國際市場,提高國際影響力。
下一步,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深入總結評估改革效果,認真借鑒歷史經驗,審時度勢,啃骨頭、涉險灘,適時邁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新步伐,充分釋放天然氣市場活力,同時進一步完善輸配價格監管規則,制度化、精細化監管再上新臺階,積極推動上海、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形成“中國價格”,助力天然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國家發改委